不好意思和对不起
我们时常能听到有人念叨“不好意思”,这词儿有时就被拿来做“对不起”的替身。不过细究起来,用“不好意思”的人,多半是想表达自己心里不得劲儿或者有点小尴尬,未必是真跟人家道歉。
那这词儿是怎么混成了“道歉专用”的呢?说起来,以前咱们社会挺提倡说“谢谢”、“对不起”、“不客气”这几句,好让大家互相体谅。
可现在,“不好意思”好像在悄悄把“对不起”给挤下去了。
语言嘛,最要紧的是能把说话人的意思和感觉给说清楚。
你要是真心想道歉,用“对不起”最明白、最利索,跟英文的“sorry”一个意思。
可“不好意思”这词儿绕来绕去,让人琢磨半天它到底啥意思,这无疑让沟通添了堵。
这几年咱们日常用语里不少词儿都变了味儿,“哎哟”变成了“哇哦”,“再见”成了“拜拜”,“好”变成了“ok”,这些大概都属于文化交流的结果。
“不好意思”用得广,也许算是个“南风北渐”的例子吧。
在南方人嘴里,“不好意思”是道歉的标配,可到了北方人耳里,就有点费解了。
这儿说的“北方”和“南方”,可不是说长江淮河那条线,而是以广东为界,“广内”和“广外”。
所以这“南方”其实范围不大。
就算在“广内”地方,“对不起”也是道歉的常用语,可为啥不用个大家都能听懂的词儿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