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印章中说某某印信是什么意思
1 . 印章范畴囊括了官方与个人之用,此概念在古代文献中频繁出现。以唐诗人元稹《酬乐天东南行诗一百韵》为例,“敛缗偷印信团搜”一句描绘了对私印的搜查活动。
同样,《元典章·刑部十四·诈》中提到“中书省捉获得王容诈雕行省并中书省印信”,揭示了伪造官方印章的违法行为。
此外,清代黄景仁在《题可堂印谱》中运用印信来描绘书法的韵味。
2 . 在古代,印信还象征着权力与官职。
明代汤显祖在《紫钗记·延媒劝赘》中以“三台印信都权掌”形容掌握要职。
而清代昭连在《啸亭续录·稗事数则》中记载了“乾隆末,定王屡摄金吾印信”,揭示了定王多次担任关键职务的情况。
古代印章中说某某印信是什么意思
古代印章里的“某某印信”主要有两种含义:一是泛指公私印章,政府机关的官方印章和个人或私营机构的私章都可以叫“印信”。唐代元稹的诗句“敛缗偷印信”和《元典章》中提到的“诈雕行省并中书省印信”,就是把印信当作印章的别称来用的。
二是借指权力或官职,尤其是在一些文学作品中,“印信”这个词常被用来暗示人物的权威地位或官职。
比如明代汤显祖的《紫钗记》里说“三台印信都权掌”,这里的“印信”显然就是指权力;清代昭连的《啸亭续录》中也记载了“定王屡摄金吾印信”,这里的“印信”则是指官职或职权。
印信、驿站、伙计、郎中、店家、货郎、墨客是什么意思?
一、榜文:古时候的公告或通知,类似于如今的公共告示,这个说法最早见于宋代黎靖德的《朱子语类》。二、客官:旧时服务行业的人对顾客的尊称,表达敬意。
比如在1 9 1 5 年的小说《京本通俗小说·拗相公》中就有这样的描述:“主人热情迎接,问道:‘客官您要前往何处?’”。
三、印信:既可以指代各类印章,也常被用来象征权力和官职。
明代施耐庵的《水浒》中就有这样的用法:“宋江设宴款待,亲自手持兵符印信,发布命令。
”
四、驿站:古代为传递军情的官员提供食宿及更换马匹的场所。
自蒙古元朝起,这一制度得到广泛实施。
五、伙计:古时指员工,现今则泛指合作者,北方有时也用作“朋友”的别称。
六、郎中:既可指中医,也常作为对他人亲随的尊称,例如《水浒传》中:“这几位郎中,是张都监指派来找你的。
”到了清朝,它还指六部以下设司的官员。
七、店家:古代通常指旅店、酒馆或饭铺的经营者,现在也泛指网店卖家。
八、货郎:旧时走街串巷贩卖日用杂货的小商贩,有时也兼营土特产收购。
这一职业在宋代已相当普遍。
九、墨客:指有文学才华的文人,如诗人、作家等。
这个词汇最早出现在西汉扬雄的《长杨赋》中,文中描述:“话音未落,墨客们起身离座,再次鞠躬致谢。
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