入睡难,易醒?失眠就是阳不入阴!中医助眠方,帮你摆脱失眠困扰
最近不少人私信问起中医调理失眠的事,所以咱今天接着聊聊中医如何看待失眠,也把治失眠的思路和经验分享给大家。中医里头解决失眠的办法确实不少,临床效果也摆在那儿呢。
要说失眠,字面意思就是睡不着了。
中医管这叫“潜阳”功能失常,简单讲就是阳气该藏起来的时候藏不住。
咱们人啊,白天精神头足晚上就犯困,这跟天地的阴阳变化是同步的。
白天阳气旺,气血在外头跑;到了晚上,阴气足了,阳气藏起来了,气血就在内循环,这叫阴阳调和。
老祖宗在《黄帝内经》里就说:“卫气白天跑阳,晚上跑阴,阳气尽了就睡觉,阴气尽了就醒。
”后来医生们发现,失眠的关键是“阳不入阴”。
《黄帝内经》还提到,要是卫气老在阳上转,进不了阴,人就容易失眠。
现在生活节奏快压力大,很多人晚上心神不宁,翻来覆去睡不着,就是阳气该藏的时候没藏住。
造成“潜阳”不好的常见原因是肝肾亏虚。
中医觉得肝管血管魂,魂安在肝里人就能睡好;肾管精,精是人体活动的根本,肾精足了才能睡踏实。
要是肝肾亏虚,一方面肝阳上亢,魂不守舍,睡不好;另一方面肾水不足,心阴受不住,心火旺睡不着。
临床上肝肾亏虚引起的失眠,通常表现为睡不好、醒得早、多梦,还可能有腰酸、耳鸣、老发脾气、头晕这些症状。
这种失眠一般来得慢,但治起来也容易反复,很多人试过安眠药、中成药都没彻底好利索。
为啥呢?因为症状多,光靠这些药治标不治本,而且用不对药还可能让阳气更亏。
长期失眠还可能发展成阴阳两虚或者血瘀,那症状就更复杂了。
所以治疗得全面考虑,要么标本兼治,要么先治标后治本。
对于肝肾亏虚引起的失眠,三甲复脉汤是个不错的方子。
这个方子出自《温病条辨》,主要靠滋阴潜阳。
6 2 岁的王先生就是个例子,失眠1 0多年,试过各种药都没用,后来用这个方子加减治疗效果特别好,最后睡眠完全正常了。
总的来说,治失眠得抓住阴阳这个总纲,辨证准确才行。
不能光看表面症状,得从整体出发,灵活用药,才能取得好效果。
需要辨证指导的朋友可以私信我。
中医透露:失眠就是阴阳不交,中医说:睡前注意这个细节,一觉睡到大天明
中医认为,失眠的根本原因在于阴阳失衡。这一状况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:一是心肾不交,心火无法与肾水和谐交融,导致夜晚难以安眠;二是阴阳交接时间错乱,使得入睡变得艰难;三是阴精不足,无法有效制约阳气,进而引发多梦、浅睡及易醒,甚至过早醒来。
中医指出,失眠与人体五脏六腑的健康状况密切相关。
例如,心脏问题可导致多梦,肝脏问题可能引起入睡困难及凌晨一至三点钟的早醒,肺脏问题常导致凌晨三点至四点早醒。
肾脏问题表现为睡眠不稳固,胃部问题则是睡眠断断续续,胆脏问题伴随噩梦,脾脏问题可能导致醒来后极度疲惫,膀胱问题表现为夜间频繁起床上厕所,大肠问题使人睡眠不安,而三焦问题则让人难以入睡或整夜不眠。
中医治疗失眠主张预防为先,通过调整饮食来调和五脏六腑,以改善睡眠质量。
相较于药物治疗,中医更推崇食补,如酸枣仁能安神养肝,百合能润肺宁心,茯苓能健脾养胃,桑葚能补肝益肾。
为了改善睡眠,可以制作含有酸枣仁、百合、莲子、茯苓、桑葚、枸杞、大枣、杜仲雄花和大麦等成分的酸枣仁汤。
此汤遵循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则,每日饮用三次,有助于调和五脏、滋养六腑,缓解肝肺不适,清心宁神,助人一夜好眠。